伴海马硬化颞叶内侧癫痫介绍

  • 凤凰
  • 凤凰's Avatar Topic Author
  • Elite Member
  • Elite Member
  • Posts: 213
病因:主要是单侧,也可双侧受累(在双重病变中更容易发生,即可以与其它脑结构异常同时发生,包括皮质发育畸形和血管畸形等)。海马硬化的病理特征是锥体神经元的丢失(主要是CA1区)、颗粒细胞的分散和胶质细胞的增生。此外儿童时期长时间的热性惊厥(约25%的海马硬化患者既往有热性惊厥的病史,也可能是先前存在的海马结构畸形本身就容易诱发热性惊厥)和其它脑部的损伤可能是海马硬化的原因。有认为海马硬化在癫痫中的作用归因于海马区域突触的重塑,对谷氨酸的敏感性增高可能是重要原因,这些改变使得残存的海马神经元异常超同步放电[1-2]。

发病年龄和流行病学资料:通常在4-16岁起病,在颞叶癫痫中约占30-60%,在难治性颞叶癫痫中约占70% [1-2]。

发作特点:常表现为典型的复杂部分性发作,90%以上的患者发作前可有先兆(如腹部灼烧感或胃气上升感、恐惧感、似曾相识感或陌生感等),发作进一步发展时常有意识受损,可出现动作停止、凝视或呆滞状态,常伴有自动症表现(单侧自动症常在病灶的同侧),运动发作包括头、眼向一侧偏斜(早期的头偏斜通常在致痫灶的同侧,后期的头偏斜常在病灶的对侧),局部的强直、肌张力障碍姿势(约在20-30%患者中可见到,症状常发生在病灶起源的对侧)等,少数可继发GTCS。发作性或发作后失语和延迟恢复主要见于优势侧颞叶癫痫发作之后。发作后常有较长时间的朦胧状态,可伴有自动症,定向力丧失,语言障碍或嗜睡[1-2]。

脑电图表现背景活动:多数正常,部分可有轻微的减慢。发作间期: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前颞区(也可出现在前额区)尖波、棘波或局灶性慢波活动,约1/3以上的患者可有双侧颞区独立发放的尖波、棘波,有时伴有颞区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(TIRDA),见于海马硬化侧,睡眠中癫痫样放电会增多,增加颞区下部电极、蝶骨电极或T1/T2电极可增加癫痫样异常检出率。发作期:先兆期头皮脑电多无明显改变,或表现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活动消失,颞区局部电压降低。发作早期常可见一侧颞区5-7Hz节律性theta活动或尖波节律性发放(高度提示海马起源),有时也可在颅顶区或旁失状区出现5-7Hz正向节律(系和颞叶底部放电相对应的偶极子电场)[2]。头颅磁共振表现:最好是高分辨率磁共振(要有冠状位的图),可见到 海马萎缩及信号改变 (高T2和FLAIR信号),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双重病变(海马硬化症与其它脑结构异常并存)。

发育情况及疗效:病程较长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、记忆力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,另外此类患者常很多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差,手术治疗多数可取得良好效果。 

有海马硬化不代表就是颞叶内侧癫痫,对伴有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(Temporal lobe epilepsy with hippocampal scerosis, TLE-HS)可包含以下5个亚型:1、颞叶内侧型;2、颞极型;3、颞叶内侧-外侧型;4、颞叶外侧型;5、颞叶癫痫附加症[3]。 


参考文献
  1. Panayiotopoulos.  癫痫综合征及临床治疗.  北京 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2.
  2. 刘晓燕.  临床脑电图学. 第2版.  北京 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7.
  3. Kahane, P. and F. Bartolomei, Temporal lobe epilepsy and hippocampal sclerosis: lessons from depth EEG recordings. Epilepsia, 2010. 51 Suppl 1: p. 59-62.
26 May 2022 14:41 #1

Please Log in or Create an account to join the conversation.

Time to create page: 0.352 secon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