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拉霉素
1)主要的可能作用机制:通过与其敏感的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其蛋白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。
2)主要适应症:1、作为青霉素过敏者的替代药物。2、军团菌病。3、衣原体、支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。4、流血嗜血杆菌、卡他莫拉菌所致的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。5、与其它抗菌药物合用于鸟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的治疗及预防。6、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。
3)禁忌症:1、禁用于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。2、禁止和阿司咪唑、西沙比利、匹莫齐特、特非那定、麦角胺、双氢麦角胺、咪达唑仑、秋水仙碱、替卡格雷、雷诺嗪、洛美他派等合用。3、有QT间期延长或室性心律失常史的患者不得服用克拉霉素。4、不应与依赖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合用,否则有横纹肌溶解的风险。5、禁用于低钾血症患者。6、禁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。
4)儿童用法:点击查询不同年龄体重的用法。
5)药物相互作用:1、可轻度升高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。2、与西沙必利、匹莫齐特、阿司咪唑合用会升高后者血药浓度,导致Q-T间期延长。3、可升高特非那丁的浓度,导致心律失常。4、可升高地高辛浓度。5、会提高氯雷他定在血浆中的浓度。
6)注意事项:和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较多,合用时需注意。
参考文献:
- 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》修订工作组.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.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5.
- 克拉霉素说明书。